长江“流”进光影 宜昌“涛声”澎湃

时间:2025-10-30 16:54 来源:三峡宜昌网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10月30日,“唯见长江 光影绽放”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及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活动将在宜昌闭幕,宜昌人民期待已久的文化盛宴,终于来了!

当“唯见长江 光影绽放”的华章在宜昌奏响尾声,当电影频道M榜的星光与长江的波光在此交汇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盛事的圆满收官,更是一幅以江河为卷、以光影为墨的文明长卷正徐徐展开。这座矗立于长江之滨的城市,正以其独特的姿态,讲述着一个关于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奔流不息的故事。

宜昌,这座“三峡门户”,从来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枢纽,更是文明流转的精神地标。屈子曾在此行吟,《楚辞》的浪漫与忧思如江水般流淌千年;三峡大坝在此矗立,人类改造自然与守护自然的智慧于此交汇。如今,当电影艺术选择在此落笔,是对这座城市文化底蕴的深刻认同,更是对长江作为中华文明精神动脉的当代唤醒。这让我们看到,文化艺术的创新完全可以从地理的坐标走向精神的维度,让一方水土滋养出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。

电影频道M榜相关活动落地宜昌,提供了观察影视创作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鲜活样本。它启示我们,中国电影的发展,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幻巨制,也需要这样脚踏大地的文化深耕。当镜头对准长江的浩荡,捕捉三峡的雄奇,记录沿岸人民的生活质感,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植根于本土的文化自信。这种自信,让我们的影像叙事摆脱一味地模仿,转而从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中汲取灵感,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气派、东方美学的作品。

此次艺术季更深层的意义,在于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。它以电影这一大众艺术为桥梁,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、流传在民间传说中的长江文化,转化为可感、可知、可共鸣的视听体验。这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搬运,而是深层次的精神对话,用现代的影像语言,与古老江河进行一场关于生命、关于家园、关于梦想的交流。这种转化,让文化从静态的遗产变为动态的、生生不息的生命体。

从更广阔的视野看,以宜昌为支点撬动长江文化资源的开发,为整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“宜昌方案”。它证明,文化保护与传承并非要将历史封存于象牙塔中,而是可以通过艺术的、产业的、旅游的多元方式,让其融入现代生活,在创造性利用中实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。当人们因一场电影盛事而关注长江,因一部获奖影片而走进三峡,文化的力量便已悄然实现其价值的溢出与延伸。

“唯见长江 光影绽放”,这“光影”既是银幕上流动的图像,也是文明在新时代绽放的华彩。宜昌的实践告诉我们,真正的文化创新,是让古老文明与当代精神在特定时空下猛烈碰撞,从而激发新的能量。这正如长江之水,从唐古拉山的一泓清泉开始,汇聚万千支流,终成滚滚波涛,东流入海。我们的文明传承与创新,也需要这样的开放与包容,这样的奔流不息。

当闭幕式的掌声在宜昌响起,这并非结束,而是一个新的开始。它标记出一个文化新坐标,在中国的版图上,有这样一个地方,正用光影书写着长江的新故事,而这条大江的故事,归根结底,是每一个中国人关于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的故事。让我们期待,从宜昌出发,更多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文化艺术之花,将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烂。

作者:伍家岗区委宣传部 马艳

编辑:张红艳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